【老挝文艺】老挝传统节日“十二风十四俗”——“十二-九游app官网

 
中老旅游
联系九游app官网
中-老信息网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中老旅游 当前位置:九游app官网 > 中老旅游 > 中老旅游 > 全文

【老挝文艺】老挝传统节日“十二风十四俗”——“十二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2/19 15:52:10    来源:老挝资讯网--《老挝概论》
0

@老挝文艺

“老挝文艺”为老挝资讯网倾力打造的老挝文艺交流社区,为热爱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摄影、书法绘画、古玩收藏等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欢迎各界人士来稿。交流投稿请添加微信:lf18987363931


传统节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在老挝,佛历12个月份里,每月都有受到重视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十二风十四俗”这个词并不陌生,今天带大家了解十二风前六个节日!


20230219155228_7599


一月恕罪节
恕罪节,也称正月节、守斋节,在每年佛历一月份举行。传说有一个和尚乘船沿恒河顺流而下,船只挂住水柳并把柳枝折断,和尚不以为过,然而此后他苦苦修行了一万年也不得道,而且死后转世成了一条大蛇。因此,老挝佛教徒认为,不管多大的过错都不应该漠视,都应该忏悔,反思自己这一年犯下的过错,这便形成了恕罪节。封斋忏悔时,佛教徒找一个和尚不多的寺庙,搭一个简易的帐篷,清心持戒达六天六夜,请求高僧允许出罪方可成为纯洁无过的人。这不是一个群众性的节日,没有老挝一般节日的热闹和欢快,而对笃信佛教的老挝人来说,它关系到自身一辈子的修行,因此,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犯下什么过错,老挝的佛教徒都要入寺忏悔修行。



二月丰收节
丰收节,也称聚场节,在每年佛历二月份举行。传说有两个兄弟,以种庄稼为生,弟弟勤快,在播种、插秧、收割、晒谷和入仓等各个环节都要布施,一年要布施九次,最后得道成为阿罗汉,得以侍守在佛祖身边。而哥哥懒惰,一年只布施一次,最后没能留在佛祖身边,而只是成为人类中的圣者。因此,老挝人认为施舍稻米是很大的功德,多少都会得到回报,当然诚意和行动的差别也会带来功德的不同。在节日期间,人们把稻谷堆聚到空旷的场地上,堆得越高越能显示丰收,能给农户带来来年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主人须请僧侣和亲朋好友参加,由僧侣主持仪式,诵经祈福,亲朋好友围坐于谷堆旁边,举行拴线祝福仪式。仪式结束后,要把受过法事的圣水洒到田地间和耕牛身上,以感谢它们带来了丰收和幸福,把做过法事的稻谷捐献给佛寺,以祈求获得更多的福分。





三月烤糕节和万佛节
烤糕节在每年佛历三月份举行。传说佛教徒本娜塔西烤了糯米糕供奉佛祖,心里却担心佛祖把糯米糕扔给狗吃,让自己白费心机。佛祖知道了本娜塔西的心思,为消除她对佛的疑虑,便派了阿难陀到本娜塔西面前把烤糕吃完。本娜塔西深受感动,潜心修行,终于修成圣者。老挝人以糯米为主食,烤糯米糕供献给佛祖能得到如此功德,自然深受佛教徒欢迎。虽然烤糕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把煮熟的糯米捏成团,撒上盐,涂上鸡蛋液,烤好后再注人糖水,烤糕就完成了,但是烤糕献佛的活动却并不简单,须请僧人主持仪式,并请亲朋好友参加以制造热烈的气氛。仪式结束后,才能把烤糕布施给寺庙。僧人们一般还会用一天的时间给主人家和亲朋好友们讲经,人们也把听经当作给自己积功德的机会。
对佛教徒来说,佛历三月十五日(公历2月10日至12日之间)是一个属于他们的神圣节日——三月纪念节,也称“万佛节”或“三月望日僧伽会”。之所以神圣,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1250个弟子于这一天不约而同地来到他身边,而这也成为释迦牟尼生前与其弟子的最后一次聚会。佛祖释迦牟尼于这一天向众弟子们提出了三条训言:一是不做坏事,二是只做好事,三是保持净心。因而这个节日是佛教徒们净心修佛的大节日,但万佛节与老百姓的烤糕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百姓向寺庙献糕、听经、受佛的洗礼时,两个节日就重合到一起了。



四月吠陀节 
吠陀节,也称听经节,在每年佛历四月份举行,可持续到六月份。节会期间,僧侣讲述佛祖的身世经历,主要解说《吠陀经》和《本生经》。据《马来门马来盛 》一书记载,佛祖教导人们要善待父母,尊敬僧人,专心在一天之内听完《吠陀经》或《本生经》,才能与佛祖同在。
听经日子来临前三天,各村寺庙都要彻底打扫卫生搭建诵经台,准备好迎接高僧前来诵经。佛教徒和村民们则要给前来诵经的和尚准备好吃住。
节日第一天,并不举行诵经听经活动而是首先要举行经书游行,以迎接经书进村进寺,并护佑听经节过程一切顺利。
第二天早上,寺庙和村民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来自其他寺庙的僧侣。到晚上才开始举行佛教仪式,有礼佛、接受洗礼、降福等,还会举行传统的文娱活动。
第三天早上4点开始举行诵经听经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才结束,接着人们还会载歌载舞,尽情放松。
第四天,人们向僧侣们施斋,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并准备宴席答谢欢送僧侣。



五月泼水节 
泼水节,也称新年节、宋干节,在每年佛历五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泼水节是最具有佛教特色的节日,泼水节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是认为五月份天气开始转热,人容易生病,过年时泼水可消暑去病。第二个说法则是来源于一个婆罗门教传说:梵天神迦宾拉蓬与坦玛班顾曼转世变成的青年男子斗智,迦宾拉蓬输了后遵照诺言砍下了自己的脑袋。迦宾拉蓬的七个女儿把父亲的首级供奉在山洞中,每逢年末将其取出,用水泼洒清洗并祈愿父亲在天之灵能够享受一丝凉爽。久而久之,人们觉得这是一项很好的仪式,每到年末辞旧迎新之日,便用花儿浸泡的香水相互泼洒,寄意洗涤污浊晦气,祈愿健康福达。
新的一年,人们总想能摆脱过去一年的晦气,换来全新的前景。于是,水是新年的主题。



十三日是每年的最后一天,老挝全国上下,从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到寺庙、学校以及每家每户都要大搞卫生,并准备好香烛、浴佛的香水。下午3点,僧人敲锣打鼓以为传号,让人们集中到寺庙中等候拜佛、听经、浴佛。浴佛是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寺院会搭建一个平台,将佛像恭恭敬敬地请到台上,人们用钵、杯子等把准备好的用花儿浸泡过的香水慢慢倒洒在佛像身上,在此过程中禁忌用手触摸佛像。在浴佛的同时,老挝人还会用香水给和尚及德高望重的长者泼水,如家中有象牙等神圣物件,也要请出来洗浴,态度要庄重和虔诚。人们相互之间也要泼水祝福,用接受过和尚诵经的水泼洒对方被认为是一种护佑。正式而文雅的泼洒方式是用指尖蘸水,轻轻地洒在对方衣领、手臂等部位,但兴致上来时则没有太多的顾忌,大街上开着车向行人泼水,水枪、水管、盆、桶等通通能派上用场,不管行人是西装革履还是裙裾飘飘,都照泼不误,泼水的场景蔚为壮观,让人在狼狈不堪中体会泼水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十四日称为“空日”,是介于除夕和新年之间的日子,一般每年有一天,但隔几年会有两天的空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或休息或探亲访友。下午4点,寺庙的和尚会敲锣打鼓,告诉大家去采摘野花来献佛。吃完晚饭,和尚仍会敲锣打鼓告诉人们集中到寺庙举行听经仪式,之后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十五日是新年第一天,人们一早聚集到寺庙中斋僧礼佛,互相拴线祝福。各家各户也会自行组织拴线祝福仪式,以把新年祥瑞之气引入家中。此外,十五日这一天还会举行堆沙塔和放生等活动,这是佛教积德行善的教化内容,与婆罗门教的泼水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筑丰富多彩的新年文化。十五日下午是集中放生的时间,人们希望通过放生,给动物一个脱离痛苦、囚禁和死亡的机会,给予它们自由。堆沙塔一般是在寺庙中斋僧礼佛完成后于下午1点至2点间进行,人们把沙子堆成塔的形状。4点左右,人们把花儿装饰在沙塔四周。到晚上,人们手捧鲜花围着沙塔举行祈愿求福仪式,很晚才各自散去。



六月高升节
高升节,也称火箭节,在每年佛历六月份举行。高升节源自于婆罗门教的求雨风俗。火箭节的来历存在着两种说法:一是传说有一个名为瓦沙塔拉那铁帕布的雨神,掌管人间刮风下雨等大权,如人类做事讨得了他的欢心,他就满足人们的愿望,按农时下雨;如违了他的心意,他便多年不下一滴雨。瓦沙塔拉那铁帕布喜欢人们给他供奉火,人们只有以火祭拜,他才会降雨。火箭节便是人们向其供奉的方式。第二种说法是:在人类主宰生灵之前,雨神因嫉恨蟾蜍王的声望而多年不给人间降雨,造成生灵涂炭。在蟾蜍王的领导下,动物最终战胜了雨神。雨神不得不同意每年按时节要求降雨,但需要放射火箭作为信号。等到人类成为万物的主宰,也继承了这个节日和仪式。放火箭之前,人们会举行火箭游行等活动,游行过程中人们常常载歌载舞,有的穿着奇装异服,有的化装成小丑的模样,以吸引众人的目光,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闹。
佛祖的生日、悟道日和涅槃日都在六月十五日,佛教徒们把这几个节日合在一起纪念,称为“吠舍节”(也称维沙迦节、卫塞节)。因此,这个月份对佛教徒来说非常重要,把火箭高升作为与佛祖沟通的方式也乐于为佛教徒们接受。因此,很多人认可高升节也是一个佛教的节日,在放完火箭的晚上,人们还要聚集到一起,拜佛、听经、参加拴线祝福仪式。第二日早晨,人们还会到寺庙中虔心斋僧拜佛。




来源|《老挝概论》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上一篇: 排名全国前三!西双版纳嘎洒机场热度“狂飙”
下一篇: 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一行到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