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傣族的泰国和老挝为何分家?-九游app官网

 
中老旅游
联系九游app官网
中-老信息网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中老旅游 当前位置:九游app官网 > 中老旅游 > 中老旅游 > 全文

同为傣族的泰国和老挝为何分家?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5/14 11:38:52    来源: 掸邦中文网
0
“勐”字读音meng,第三声,“勐”为傣语音译汉字,中文典籍里有时也记作“孟”、“猛”、“蒙”、“木”等,即“地方、城邦、国家”之意。在傣(泰/佬/掸/阿萨姆)族世居地方,很多地名中含有“勐”字,如勐贡、勐休、勐拉、勐萨、勐宾、勐塔、勐班等,都是从傣语音译过来。关于古南诏国族源问题,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古南诏国是傣族所创建的政权。主要依据是古南诏国的“诏”与傣族“zhao”是相通的,都具有“王”或“地区首领”的含义。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与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实际上是同一民族。那么为啥同一个民族会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呢?泰族和老族的祖先,也就是古泰族,他们早期与中国南方的滇、越等民族具有亲缘关系。曾经大量生活在中国岭南和西南方向的亚热带地区,与今天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壮、侗等民族拥有相同的远古祖先,共同享用部分的语言词汇和文化。


诏国领土范围


古南诏国政权后被白族段氏创立的大理国取代,公元12世纪末期,“勐僰”(大理国)所属的傣族邦“勐遮”(中国勐海县)组织附近的傣族武装力量共同抗击孟族(缅甸东南孟邦的一个民族)势力,得到了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各傣族诸邦的大力支持,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傣族联盟政权。到了公元1180年,今中国小黑江以南、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傣族诸邦组建了联盟政权,在抗击孟族侵略战争中建立功勋的“叨勐遮”(遮地长官)被其他傣族各邦共同推举为“诏隆”(大王)。这位来自“勐遮”(遮地)的大王被傣族民众称为“诏遮”(亦称“诏真”)。“诏遮”在流沙河与澜沧江交汇处修建了王城“景兰”(水城),建立了以“景兰”为中心的傣族联盟国家,傣语称作“勐泐”,即“上端之国”,但中文典籍里大多根据王城“景兰”音译为“景陇国”或“景陇金殿国”。



勐泐、景兰、景陇均为今日西双版纳(景洪)的傣语故称


“诏遮”执政期间,澜沧江以东的“勐腊”(西双版纳东部)、“勐佬”(老挝北部)、“勐皎”(越南西北部),南面的“勐痕”(掸邦东北部)、“勐闰”(泰国北部)等傣族各邦纷纷先后加盟归附,“勐泐”疆域北抵“勐僰”(大理国)南界(普洱市)、南达哈利奔猜国北境(泰国清莱府)、东到安南国西北(越南山罗省)、西临怒江与同宗国家“勐蓬”(蓬国)相眺,“勐泐”成为当时疆域非常辽阔的一个东南亚大国。“勐泐”在诏遮的精心治理之下,人口增长迅速、国力逐步强盛。据史书记载,当时“勐泐”人口已超过80万,战象几千多头。繁荣强盛的国家政权促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快步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公元1192年,73岁高龄的诏遮逝世了,他的四子寒冷(叨寒冷)继承王位。据《泐史》记载,寒冷即位以后就派遣使者前往中土宋国进行朝贡,还被宋国赐封为“九江王”。不过,在这个傣族联盟国家崛起的最重要关口,北方蒙古人的进攻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公元1296年,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在“勐泐”(景龙金殿国)设置彻里军民总管府,任命“诏勐泐”(泐国国王)刀布瓦为世袭大总管。原本处于附属地位的“勐闰”(元朝称为八百媳妇国,明代又称“八百大甸”)脱离了母邦,并在今泰国北部另建一座王城--“清莱”,从而与北方的傣族形成对抗之势。同一时期流向泰国地区的泰族人则建立了素可泰王朝,从而在湄南河流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傣族政权。另外,受蒙古势力影响的其他傣族人则沿着湄公河(澜沧江)进入东部山地,在今老挝地区定下居来,即诞生了后来统一的澜沧王国(即南掌王国,“南掌”为音译,音译为laan、南,意思是百万,和saang、掌,意思是象,“南掌”老挝语原意为“百万大象”,首都万象由来)。


傣族强盛时期统治范围


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已各自独立建国的泰国与老挝曾一度联手共同抗击缅甸的侵略,在短暂的阶段内走向了联合。但后来随着老挝自身国力的衰退,统一的澜沧王国被分成琅勃拉邦、万象王国、占巴塞三个小国。为了扩大自身势力,泰国吞武里王朝对老挝进行了武力侵吞,原本比较亲密的手足关系转变为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彼时老挝民族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历史与文化,故把原来同文同宗同族的泰国人视作侵略者,从此展开了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


公元14-17世纪中南半岛傣族政权分布


公元19世纪,老挝被泰国划给法属印支殖民统治政权。二战后,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的失败,使得老挝最终获得独立(1954年)。老挝与泰国尽管拥有相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但是由于历史机遇的差异,以及生存地缘的地理分离,最终将他们拆散为两个不同政体的主权独立国家。而泰国的侵略与征服加速了老挝的民族意识提前觉醒,最终与泰国彻底地分道扬镳。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从泰老两国民族渊源来看,傣族文明在中南半岛地区始终是不可抹除的强大存在。历史记载,古南诏国每次远征高棉帝国(柬埔寨)的先锋部队皆为望直子(佤族,因骁勇善战闻名)。所以,今天的掸邦第二特区(佤族)想分裂掸邦成为一个同等级别的“佤邦”,无论从古代历史源头看,还是从现代国家法律看,都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开了这个头,一个民族就成为一个国家实体的话,那么对于多民族混居的掸邦来说,民族矛盾就会永无休止地纠缠下去,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甚至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稳定。


中南半岛近代国家雏形范围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上一篇: 专家称债务违约对社安金领取人影响大 呼吁提前做准备
下一篇: 琅勃拉邦南坎大桥修复提前竣工 恢复往来通行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