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举行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九游app官网

 
中老旅游
联系九游app官网
中-老信息网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中老旅游 当前位置:九游app官网 > 中老旅游 > 中老旅游 > 全文

国家文物局举行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6/2 11:08:51    来源:国新办-国新网
0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召开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5月30日)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本次会议听取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及研究进展汇报,研究指导下一步工作,向媒体通报发现情况,解读考古成果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各位专家,同志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介绍4项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首先,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去年10月18日,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河南安阳殷墟,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对殷墟向往已久,强调要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强调要继续重视和加强考古工作,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强调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这些重要论述,指引、鼓舞我们加倍努力推进考古工作。商代是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近期,商代考古取得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我们之前已经通报过殷墟王陵区、郑州商城书院街商代墓地,山西运城西吴壁遗址、酒务头墓地等重要发现,今天我们选取了4个项目介绍给大家。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会议的专家和同志们。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雷兴山教授。

  参会的还有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曙光副研究馆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战伟副研究员、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韩鸿业副研究员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相关同志。

  还有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张凌副司长、政策法规司罗娟副司长,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佟薇副主任。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朋友们。

  按照会议议程,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向大家汇报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

  洹北商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为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自1999年发现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部门持续开展考古工作,已发现宫城、一号和二号宫殿建筑基址以及多处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作坊等重要遗迹。2022年至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重点对洹北商城“郭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新认识。

  此次工作局部解剖发掘了洹北商城东、西“郭城”,基本确认“郭城”是由城壕构成,以往推断的夯土城墙基槽实际为壕沟。东、西城壕宽度在9米至13米之间,目前已知最大深度为6.57米。部分城壕的坡岸专门夯土加固,城壕内部发现反复淤积和清淤的痕迹。东城壕上勘探发现两处明显收窄、变浅之处,初步推测应是出入洹北商城的通道。通道宽约21.5米,外侧发现夯土窄墙及立柱,推断可能存在横跨城壕的桥梁设施。在“郭城”东南拐角处,发现一条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沟,长达19.36米,沟内堆叠了3层人骨及动物骨骼,初步清理出完整的人骨3具,以及肢解的牛骨、猪骨、马骨、鸟骨等,经动物考古学家辨认至少分属17个动物个体。考古勘探还发现不同时期的道路遗迹穿过城壕,为探讨洹北商城内外部交通路网提供了重要线索。

  洹北商城遗址“郭城”考古新发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对于城市形态的认识,发掘者认为“郭城”应为城壕而不是城墙。城壕上发现的通道以及不同时期的道路遗迹,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洹北商城城市布局。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沟叠压在城壕之上,表明晚商时期该区域功能已发生变化,是中晚商时期聚落功能演变的生动例证。

  关强:

  下面,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曙光研究员汇报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魏曙光:

  河北南部为商代王畿重地,中北部为商王朝重要战略地带。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武安赵窑遗址为一处中商时期聚落,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发现墓葬、道路、环壕、陶窑、石砌水道和成排分布的房址等遗迹。其中房屋(编号vf5)发现室内热力循环结构,可能为火炕的较早形态。居址中出土卜甲、原始青瓷片、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笄等一批高等级器物,墓葬主要有腰坑、殉狗、俯身葬等商式墓葬的特点。在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栾城周家庄遗址为一处晚商时期墓地,发现17座墓葬,其中2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葬可分为西、中、东三组,普遍有殉狗,少量殉人,大型墓葬居中,小型墓葬分居两侧,形成以大墓为中心的布局。灵寿西木佛遗址为一处晚商至西周时期聚落,发现20余座墓葬、殉牲坑和水井等遗迹,进一步完善了太行山东麓冀中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编年体系,还原了商代社会生活图景。涞水张家洼遗址为一处商周之际的中型聚落,发现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300余件,显示了周人取代商王朝建立政权之后,该地区土著人群与新迁来的周人、殷遗民共存的态势,也是西周燕国建立之初地缘政治格局的反映。

  赵窑遗址的中晚商时期多层次的聚落布局、西木佛遗址商周之际的车马坑、周家庄遗址商代“甲”字形大墓、张家洼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体现了从商代早期流行居葬合一制度至商晚期独立墓葬区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太行山东麓商周考古的空白,是复原商王朝政治治理和防御体系重要实物资料。

  关强:

  下面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战伟副研究员介绍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的考古发现研究情况。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战伟: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是一处商代晚期李家崖文化聚落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以寨沟遗址为中心,开展了系列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在寨沟遗址及周边约30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11个山峁上,分别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区,它们以大型夯土建筑所在的寨塬盖地点为中心,分列不同山峁,功能上彼此互补。其中,共发现9处商代晚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包括7座“甲”字形墓葬,均为南北向分布,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当属于方国一级的墓葬。后刘家塔长梁墓地共发现4座商代墓葬,南北向排列布局。m1为“甲”字形墓,位于墓地最北边,m2、m3、m4均为竖穴土坑墓,依次向南分布。墓葬出土各类随葬品200余件,考古发掘出土了完整的铜车马器组合、燕形镶绿松石铜带扣、嵌绿松石兽面纹骨柶、云形金耳饰,以及铜镞、铜斧、海贝、玉器、鳄鱼骨板等各类随葬品。

  甲骨文记载商代晚期在商王朝的北部和西部存在七十余个方国,它们与中原的殷墟遥遥相望,共同组成了商王朝政治版图。晋陕高原地区是商代方国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寨沟遗址的发现揭示了陕北地区一处商代晚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和区域政治的中心。科学的考古发掘填补了这一区域田野考古材料的空白,对于研究殷墟时期商代政治版图和政治地理结构,商文化核心区域与北部边缘地带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强:

  下面,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韩鸿业副研究馆员介绍北京丰台新宫遗址最新进展。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韩鸿业:

  新宫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一处夏商时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至2022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新宫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取得重要发现。

  遗址的主体内涵为大坨头文化遗址,碳十四测年显示年代为公元前1500至公元前1300年,此外还发现一些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遗存。该遗址由内、外两重环壕围合,外环壕直径142至155米,宽8至12米,围合面积约1.7万平方米。内环壕直径70至72米,宽约18米,围合面积约0.4万平方米。在内环壕内、内外环壕之间均发现有灰坑、窖穴、房址等遗迹。环壕外东南方向发现27座竖穴土坑墓葬,布局规律,墓葬方向一致,部分墓葬还出土了靴形足彩陶尊等彩绘陶器、玉玦、绿松石项链、红玛瑙串珠、扣针形带翼喇叭口金耳环等随葬品,显示了墓主较高的地位等级。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新宫遗址人群的食性以粟为主,肉食水平略高于二里头遗址人群,并且不同等级墓葬的墓主人之间饮食结构差异不大。该墓地的发现,对于研究大坨头文化的时空范围、人群与族属、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新宫遗址是北京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大坨头文化遗址,也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新宫遗址大坨头文化遗存显示了中原地区、欧亚草原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生动再现了青铜时代燕山南北与北方草原地带文化和人群交流交融的历史。

  关强:

  下面,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

  新华社记者:

  想问一下王巍老师,我们这次是集中发布了一批商代考古发现,请问综合来看这些发现对于商代文明有什么意义?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

  这些资料中,我们认为河南安阳洹北商城在商代中期都城的地位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修建年代;第二是城市格局,主体有没有宫殿建筑;第三是城市营建和功能分区。我觉得这次的发现为研究洹北商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其他的几个项目都是商王朝之外的,当然区域不一样,比如说武安赵窑离殷墟很近,也是一个方国,这几个资料都对研究商王朝之外的商文化辐射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当时商王朝有很多的方国。陕西李家崖文化在北方,但是面貌不清晰。这次这几个区域有居址,有墓葬;“甲”字形墓葬一般认为只有首领才有,体现商文化礼制对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我觉得这是本次发布项目对商代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想问一下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殷墟时期,大型的祭祀沟是叠压在城壕之上,请问这个意思是不是在殷墟时期,洹北商城是祭祀的功能,而不是都城的功能?这个发现应该怎样理解?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

  你好,我简单地回答你的问题。

  刚才我们说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东南角发现的殷墟早期的沟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目前对它的走向各方面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了。因为祭祀的形态,以前我们很少见到这种状态,另外,以前我们认为洹北商城没有殷墟时期的东西,这次发现基本上进入到城圈,就是洹北商城废弃的时候的城圈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至于说它真正的性质,祭祀的对象是谁,或者真正的形态会是什么样,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但是至少可以说洹北商城废弃之后,殷墟仍然会把这个地方做为重要的区域来对待。我相信下一步在国家文物局和各位专家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会花一两年的时间,做得更清楚,在那个时候我回答你的问题可能更有底气。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

  刚才专家说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是从方国的角度来说,面貌比较清晰完备,我想知道商王朝和方国之间大概是怎么样的关系?如果以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目前发掘成果来总结的话,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各方面的关系。谢谢。

  孙战伟:

  我们现在统计到甲骨文文献记载的方国将近70多个,在商代北方和西部分布得很密集。商王朝对方国的征伐,基本是把方国征服了。我们从考古上来看,陕北地区发现有典型的商文化青铜器,殷墟也发现了很多北方系的青铜器,所以从器物角度能看到很密切的交流。现在还有一个观点,从青铜器贸易网络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黄河两岸的文化可能是欧亚草原和商王朝联系的中转站,贸易的站点。

  关强:

  感谢各位专家、同志们和媒体朋友们。今天汇报的4个考古项目,是近期商代考古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商代都城遗址,也有方国城邑遗址,既有商王朝核心区研究新进展,也有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新发现,对深刻研究阐释商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重要发现,后续还有许多研究与保护的工作要做。借此机会,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深化研究,力争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每个遗址研究,对于像洹北商城这种长期开展工作的遗址,要系统梳理总结以往考古成果和存在问题,聚焦关键性的疑点、难点加强攻关;对于其它几处新发现,要加强周边区域的调查、勘探,争取在已有线索基础上,把相关的聚落遗存找出来、做清楚。另一方面要加强综合性研究,树立聚落考古的理念,坚持系统性思维,把商代都城、方国城邑、墓地和一般性聚落,把商文化与周边区域的岳石文化、先周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作通盘的考察研究,系统探讨、复原商王朝政治架构和社会形态。各有关省份要加强跨区域联动,各考古单位要加强交流合作、资料信息共享,坚持科技支撑和多学科合作,汇聚各方力量联合攻关,不断深化对于商代历史和文明成就的认识。

  二是推动成果转化,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强调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为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前提条件。各项目领队都是中青年科研骨干,精力充沛、动手能力强,要把发掘之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及时整理研究,像老一辈专家学者一样,白天发掘,晚上、阴雨天整理研究,同步推进田野考古与资料整理,既能加快简报、报告编写,也能随时将整理中发现的问题、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反馈到田野中去,提升工作质量。

  三是加强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首要强调“保护第一”,各级党委政府、文物部门和考古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持续深化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把考古和文物保护做在前,土地储备前发现重要文物的,要坚决避让;对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省级文物部门要及时沟通相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研究保护措施,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同时,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完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文物安全。

  当然我们也会积极地吸纳大家的意见,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来凝练更多的新项目,促进我们整个考古工作快速的发展。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马偲偲]
相关链接>>
  •  
  •  
  •  
  •  
  •  
  • 上一篇: 小侨关注:6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华侨华人生活!
    下一篇: 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关村论坛信息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