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缅甸海鲜市场这一幕幕让人-九游app官网

 
金三角特区
联系九游app官网
中-老信息网 中-老{云南勐腊}磨憨磨丁经济信息网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电子商贸城
电话:13578111921
传真:15936500118
联系人:段成生 凌灵
邮箱:547776269@qq.com
网址:http://www.zgmh.net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泰缅柬信息 当前位置:九游app官网 > 金三角特区 > 泰缅柬信息 > 全文

国外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缅甸海鲜市场这一幕幕让人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12/10 22:00:55    来源:缅甸中文网
0

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而凉季来临,节日众多,再一次加剧了疫情蔓延的风险。除了关注国内疫情,不少关注国外疫情动态的小伙伴也发现,近期,“冷链”产品成为多个国家疫情反弹的“罪魁祸首”。


从国外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冷链产品中检测出阳性病毒。而从种类上来看,检测呈阳性的进口冷链产品种类已经从鱼虾等海产品,扩大到猪肉、牛肉等畜禽肉类产品。




01


延伸阅读:什么是冷链?

冷链是指产品在产地采收或捕捞之后,经过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冷链产品首先要被速冻设备进行急冻保鲜,然后被囤积在冷库里,有需要时被装进冷藏集装箱,上船远距离运输,或者被冷藏车拉出来,就近送达各个商场的冷柜。这样,产品在各个设备保护下,一路都处于低温的新鲜状态,形成一条完整的“链”。
冷链运输的产品,大致有食品(果蔬、肉类、水产、速冻食品等)、医药(疫苗、血液用品等)和化工(精密仪器等)三类。其中医药和化工类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食品独占九成。
在世界冷链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根据本国农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医药冷链物流上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
不过,这些国家也多是疫情严重地区,比如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突破1200万,居世界首位。
为何风险大?
国外专家指出,冷链产品成为疫情风险点有多种原因。首先,新冠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它在冷链产品表面更易存活。其次,进口冷链产品数量多,抽检难以发现所有病毒。此外,受封存场地、检测能力、消毒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限制,难以对所有批次取样检测。


冷链的温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在摄氏零下20度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则可把病毒带到非疫区。如果工人不知情,又没有做好防护,那便会引起接触传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




虽然国外发现了“冷链”引起的“物传人”病例,但截至目前,缅甸卫生部尚未公布过关于“冷链”的相关病例,因此,在一些市场内,“冷链”运输仍如火如荼地展开。









不过,让人更加忧心的是,市场内,不少工人并没有佩戴口罩,且市场内工人数量较多,大家接触也比较频繁。一旦有遗留在上面的病毒,这些工人很有可能就会被传染。与此同时,仰光、曼德勒等地都有大型的冷冻鱼虾市场,而仰光、曼德勒疫情严峻,那么缅甸是否存在“冷链藏毒”跨地区传播?这一点值得关注。







国外专家建议,冷链相关从业人员要增强防护意识,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食品。装卸工人在装卸来自疫情地区的进口冷链产品时,务必全程规范戴好口罩,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消费者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产品,选购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产品表面,购物后应及时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冷冻食品烹饪过程要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本站编辑图片有删减


上一篇: 缅甸掸邦北部,三支民武大混战,村民拍下惊险交战瞬间
下一篇: 助力抗疫,我区向和平委员会和三角地军区捐赠2亿缅币
扫一扫

扫一扫
老挝入境信息服务

服务热线
13578111921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